其實在高雄的家,原本是楊爸與楊媽所任職的崗農學校所提供的教職眷屬宿舍(應該吧…?總之當時住在那一帶的都是學校相關員工)。當時我們家外側面臨的是岡山地區知名一年三次的籮筐會舉行地點,因此小時候都很期待這樣的活動(可以把他想像成超大型的夜市,長度約4-5公里常,且各分為四線道攤位擺設,不過由於後來岡山地區常設性夜市也多了,所以這幾年也逐漸不感覺那樣新鮮了)。
我們家以前是「崗農新村 (或寫作岡農新村)」門牌17號,這裡是從日據時代就已經建造起來的宿舍,因此許多建築都富有日式風格,但不少房屋也因為年紀大了,因此先後整頓而改變了原有的風貌,在我有印象時期時,僅有幾間房屋仍保有日據時代的外貌(相對之下,住在空軍眷村的小學同學他家附近就真的有許多日式木造建築)。
當時岡山很少有公寓式的大樓,電梯大樓更是少有存在,一般多為獨棟民房或者是平房式建築(其實目前還是,不過現在以電梯大樓居多了)。我們家是屬於平房式的建築,以現今眼光來看算是相當奢侈的土地使用方式,不但擁有諾大的獨立客廳,還有獨立的小客廳以及很大的廚房空間,甚至在家裡還有足以停放四台摩托車的空間以及一長片小庭院,外頭還有一片空地可建造車庫。
而且岡山河華路一帶的居住品質不但夏天涼爽、冬天不冷之外,空氣品質、流通程度也是數一數二(只是夏天蚊子稍微多了點,河華路以前是一片竹林,也曾經有人發現過大蟒蛇而請消防隊來抓,後來因為地下排水工程而重新建造,因此竹林就被剷平)。
而跟其他宿舍房子比較起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家這一帶的都是平房式建築(另一區的房子幾乎是獨棟樓房),而且就我家圍牆最高(因此從小練就了翻牆的技術)。
這間房子大約從楊爸跟楊媽開始在崗農教書時,一直住到我小學剛要升上六年級的暑假。後來住在那邊的員工後來也陸續搬到新房子去,而後來也面臨拆除的情形。
以下為宿舍平面簡圖:
「D」的部份為門,「W」的部份則是窗戶。以下就各數字標示部份解說:
01.客廳的桌子,因為蠻古老的,稍微用力一拍就會散掉。不知道什麼因素,但始終沒有將這張桌子丟棄,結果日後造成舅舅在這張桌子上放了滾燙的牛奶,結果翻覆撒在我背上造成燙傷。
02.客廳的椅子,是綠色布面材質,據說因為坐起來太熱,導致日後搬家時,楊爸執意換成籐椅。
03.大同電視,在當時已經算是蠻常看見的家電,具有左右拉門與紅色布套,但是大同寶寶好像被打碎了。在當時肩負著接上放影機看聖鬥士以及接上紅白機遊玩的重要功能。
04.車庫,但在當時其實也只有停放一台三陽名流100cc摩托車與兩台腳踏車,其餘便是擺放一些雜物。
05.雙人上下舖床架,當時是我跟楊姐共用的房間,楊姐睡上鋪,我睡下舖,理由是我經常半夜起來上廁所。
06.主臥室的雙人床,據說是楊媽的嫁妝之一。
07.傳統木製衣櫃,楊媽的嫁妝之一,而且現在還擺放在目前的家裡,足見楊媽有多珍惜,即時門把都已經損壞。
08.五斗櫃,除了擺放日常更換的貼身衣物外,上層也會擺放家裡較為貴重的資料。
09.五斗櫃,擺放我跟楊姐的個人衣物,但是後來因為某一次颱風淹水而腐爛。
10.好學生書桌*2,以前常見的小學生矯正姿勢用書桌椅,有良好設計的檯燈設計與可調整式椅背,另外也有精美書架。但事實證明,有良好器材並不見得會造就良好的成績,桌子除了被我們貼滿貼紙之外,成績倒是少有良好表現。
11.辦公桌,經常是楊媽或楊爸會使用的桌子,通常也是兩老對小孩訓話的地點。
12.小客廳,大約有4坪空間大。
13.大客廳,大約有15坪左右的空間。
14.茶几,但是上頭擺放了家裡唯一一組電話,而且當時還是撥盤式的電話。
15.山葉古典鋼琴,因為楊姐當時學鋼琴,楊爸二話不說就買了一組給他,果然爸爸都是疼女兒的。
16.窗型冷氣,這台從我小學時候就開使用,印象中是山水牌冷氣,威能就如同目前為止還在目前社區家裡房間主臥室持續工作一般強大,少說也撐了30年了。
17.廚房+吃飯空間,足足也有15坪大,而且後門可以直接通往隔壁鄰居家的後門。
18.餐桌,可以拉長變成六人座的寬度,但經常會夾到手指。
19.冰箱與雜物櫃,冰箱是中型大同冰箱,附冷藏室,雜物櫃除了擺放塑膠袋之外,還有其他罐頭食品。
20.流理台+瓦斯爐,印象中是櫻花牌的雙爐瓦斯,但最大的印象是楊媽有一次在這裡料理一整隻的鱉,嚇壞我整個脆弱的幼小心靈。
21.浴室,實際上應該只有2坪大小。
22.浴缸,一體式的設計,應該是早期直接砌在地板上的設計。
23.浴室的對外窗,最詭異的設計就是窗戶就在馬桶旁邊,而且窗戶很低,所以沒關上窗戶的話,外面可以直接看到裡頭的模樣。
24.洗衣間,三洋洗衣機,大小約1.5坪,外面可以直通外院,或者是往浴室。
25.院子,靠近屋側有一道排水溝,寬度約1.5公尺寬,曬衣服地點就在這裡。
26.屋外小山坡,重滿雜草,偶而要去幫忙修整,否則夏天蚊蟲會很多。還沒有開拓成大馬路時,夏天這裡就會充滿著螢火蟲。
27.車庫,原本是小山坡,後來楊爸請人鋪上水泥蓋成車庫,停放當時的福特汽車。
28.屋外的通道,基本上是水泥地,後來變成了柏油地面。
29.隔壁護媽媽家,也同樣是農校員工,一家子人是陝西移民,小時候聽到的腔調相當重。不過經常會跑過去討零食跟玩電玩。
30.對門的鄰居,很奇怪的,很少與對門的鄰居有所往來,似乎也不常在家。
31.小坡道,由於河華路重建好之後因為排水系統緣故,整個路面高度很高,因此原本平緩的坡道瞬間變得很陡。楊媽曾經在這邊摔過一次車,但小孩子卻很喜歡來這邊玩越野腳踏車。
32.便道,通往另一邊的眷村宿舍,同時也會往農校側門。
小時候住家的外門大致長這樣:
前面提到廁所對外窗的問題,從外面看大致是這樣:
讀者回應 ( 0 回應 )
訂閱張貼留言 (Atom)